第一百六十五章 圣驾至开封-《大明舰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信使走进吴三桂的中军大帐内,单膝跪地,双手呈上了一封以火漆密封的绝密信件。

    吴三桂打开信件,当即眉开眼笑:“好!太好了!老夫正在为银子的事情着急呢,还是那个孙女婿孝顺,这就送来了银子了!”

    刘玄初等人凑上来看了一眼,只见信封内是一叠南洋银行的银票,有一万银元,也有五千银元、三千银元、一千银元的,加起来共计十万银元。银票的做工精美,带有暗藏的各种防伪标识,还有南洋银行的红色大印和南洋公司董事长潘六的亲笔签名。

    要知道南洋银行的银票可是响当当的硬通货,不仅可以兑换到南洋银行行的各种纸币、金币和银币,甚至可以去别的票号换出白花花的纹银。即便是去兑换到纸币,南洋银行的纸币也有很高的信用度,完全可以当成银子用。

    “有了这些银子,就能购买粮食了!但是奸商想要抬高粮价,哼!这还得看老夫的刀子答应不答应!你们几个,拿着银票,按平价去采购粮食!”吴三桂大笑道。

    刘玄初、汪士荣和方光琛等人带上银票,四处采购粮食。由吴军出面,找各地粮食收购粮食,按照平日里正常的价格收购。看到杀气腾腾,手持钢刀的官兵,绝大多数的粮商都不敢哄抬物价,老老实实按照合理的价格把粮食卖给吴三桂。

    当然也有少数要钱不要命的奸商,嫌吴三桂给的价格太低了,执意要哄抬物价。对于那些奸商,吴军自然毫不客气,把他们的家给抄了,粮食全部没收。

    花钱购买,奸商不卖,非要哄抬物价结果被抄家,这样和吴三桂不由分说直接派兵抄了奸商的家完全不同,前者是不愿意公平买卖,非要国难财,吴三桂砍了他们,也没有人敢说个不在。若是吴三桂不出钱,直接纵兵抢粮,那么就是吴三桂无理了。

    南洋公司的银票不用说了,是响当当的硬通货。这些粮商所在的地方,原本都是清廷统治的范围,他们被迫使用大清龙钞,虽然私下里用白银,却是成色不怎么样的银子。如今吴三桂拿了南洋公司银票来购买粮食,虽然价格低了点,却一点不吃亏,他们可以拿着银票去换信用度很高的南洋公司钞票,或者是成色做工极佳的银元,甚至可以换到金币,这些硬通货拿去北方,可是一块银元可以换到比一两二钱以上的银子!

    十万银元拿了出去,买到了五万石的粮食,这些粮食足够吴三桂支撑一段时间了。按照一名灾民和一名士卒,平均每天消耗粮食半斤来计算,吴军自己有十五万兵马,加上接济的四十万灾民,五万石粮食可以多顶二十天时间。

    但是灾民们闻讯之后,都66续续赶来开封北岸,甚至有灾民过了浮桥,去了南岸。随着灾民的增加,吴军熬的粥只能越来越稀。到了后面,开封一带的黄河南北岸,居然聚集了八十多万灾民!
    第(2/3)页